您好,欢迎访问义鑫科技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010-58616746

超长期国债

发布时间:2024-07-21 19:17:46浏览次数:

新质生产力的世界一般特征是什么?这是需要在理论上探讨和厘清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一词,在希冀黑龙江高质量发展的语境中阐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基础和路径:“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入,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概念、特征、内涵、标志、本质、核心要素等逐渐明晰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实际出发,为解决中国问题而提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新质生产力虽然首提于中国,但无疑,在经济全球化、产业体系全球化的今天,新质生产力亦是全球化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是具有世界一般特征的。

 

二、新质生产力基本构成要素的一般特征:新质态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基本要素构成。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在生产力构成基本要素之中贯穿着创新,“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进步而形成的”。在创新主导下,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有了融合新质生产力的新质态,成为有别于传统要素的新质态的主体性要素、中介性要素、客体性要素,在优化组合的跃升中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一)新质态的劳动者

 

新质态的劳动者是构成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性要素。在构成生产力的诸多要素中,人是居于主体性地位的,是构成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性因素,也是“生产力要素中唯一能动的因素”。具体而言,劳动者充分发挥脑力和体力的能动性,根据劳动对象的特性对劳动对象进行合理组合、合理选择,及对劳动资料进行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产品的质量,以实现生产的最优效果。在脑力劳 动和体力劳动综合作用下,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力作用于对劳动对象的改造和加工,创造出有价值的劳动产品,其技能、创造性思维、综合素质对于劳动资料的合理利用和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发挥了主体性作用,他们在运用知识和技能作用于劳动的过程就把潜在生产力变成了现实生产力。劳动者对现代化劳动工具的熟练使用、开拓新质态劳动对象、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养成,是新质态劳动者的主要特征,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主体特征。“新质态”具体表现为劳动者掌握了现代化的劳动工具,具备了超越“旧质态”而熟练使用现代化劳动资料的技术能力和思维能力,越来越生发出创新能力,开拓了劳动对象的时空和质态新境界。一方面,现代化劳动工具的广泛应用在操作层面提高了劳动者本身的技艺水平,在思维层面提升了劳动者的科学素养和对新科技工具的认知,造就了一批素质较高、技能熟练、有创新意识的“技能型”工人,他们更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劳动者又是其所生产的产品的消费者,能够以消费端的视角去把控生 产过程及产品质量,使生产符合市场需求,避免无效生产和资源浪费。前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上都赋予了劳动者“新质态”的内涵。

 

“要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所指的就是适应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质态劳动者。“缺乏具备适当技能的劳动者越来越成为国家实现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的最大制约因素”。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快速而普遍的应用,使得与旧的生产力相匹配的旧有知识和 技能越来越快地过时。因此,劳动者需要具备学习新知识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让创新意识贯穿于劳动的全过程,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中,劳动者突破了过去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在严格的标准化和相对自由的时空中劳动,越来越不可能故步自封、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合作,需要劳动者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线上线下有效的沟通,需要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人员的融合,在劳动、沟通、融合中促进创新的生成,推动创新成果的社会化工业化转化与应用。新质态劳动者具备了这些能力。由此,从生产力的主体性要素角度来说,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激发劳动者的主体性、积极性、能动性、活跃性,“强化高素质人才培育,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

 

(二)新质态的劳动资料

 

新质态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中介性要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 。劳动资料是 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条件总和,包括传统的原材料、设备、工具、办公设施等要素,也包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算法等新的要素,是劳动者得以劳动的前提。劳动者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劳动资料,实现对劳动对象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加工,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具有决定意义,最重要的部分,是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划分经济时代的客观标志。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科学技术在生产工具上的应用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生产工具的欠发达形态,使生产工具从人力和畜力驱动的工具,转变为机械力和蒸汽力驱动的工具,进而转变为电气化和自动化的工具,直至今天“ 万物互联 ”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工具。可以说,劳动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的持续创新,已成为生产力由量变到质变突破、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的重要革命性手段。

 

马克思指出,经济社会的主要区别在于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组织生产活动,“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新质态的劳动工具就是当今经济时代区别于以往经济时代的显著工具标志。传统的劳动资料通常存在着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而新质态劳动资料则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高效率的生产,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例如,引入先进的机器人和智能化设备可以替代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为错误和事故发生的概率。高科技的新质态劳动工具的应用,可以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适应新兴产业及新型工业化的需求,让生产全过程愈加灵活、自动、智能。例如,3D 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按需定制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减少了生产、交换、流通、消费各环节的资源浪费。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兴产业和新型生产方式不断涌现,第四次工业革命喷薄欲出。国家和企业想要取得先发优势,就要在生产工具的创新和研 发上下功夫,实现生产工具和工艺的新质态升级,提高生产的效能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期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利润回报、消费者忠诚度和认同感,为国家和企业创造更高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优势。

 

(三)新质态的劳动对象

 

新质态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客体性要素。劳动对象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时直接作用和改造的对象,劳动对象的性质影响着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和生产力水平。新质态劳动对象,可以从实物劳动对象和 时空纵深拓展后的虚拟劳动对象两方面去理解。实物劳动对象方面,“新质生产力所面对的新劳动对象主要包括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质劳动对象指在科技创新、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下形成的高质量、高效益、环境友好型产业,其主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 ”,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手段,对传统劳动对象进行改进和升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虚拟劳动对象方面,在传统实物劳动对象及其时空的基础上,拓展了虚拟劳动对象及其时空,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限制,开拓了诸如大数据、元宇宙及其赛博空间等虚拟劳动对象。“元宇宙中的劳动对象是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本质上是数字、信息,元宇宙中的劳动者通过虚拟的数字身份对虚拟的劳动对象进行处理,劳动呈现数字化、即时化,以及虚拟化的特征,在此过程中,劳动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方式去劳动者化的趋势明显”。

 

劳动对象的新质态,是新质生产力在作用对象上的体现。马克思把劳动对象划分为“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和“滤过的劳动对象”即人化的劳动对象。从前述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对象主要是物质性的,如自然界之物、原材料、机械设备等,而新质态的劳动对象则包括了诸如软件、数据、知识、虚拟物、虚拟时空等数字化劳动对象。劳动对象被重新定义和重构,使其具备了更多的交互性、可塑性、可能性。新质态劳动对象在继承传统劳动对象的基础上,拓展了“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的新用途,开辟着“滤过的劳动对象”,创造着新的劳动领域,发展了劳动对象的种类,消除了劳动对象单一性对生产力发展的限制,为社会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提供了多种选择,推动着新的社会分工和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的诞生与发展。“这意味着,在赛博空间或数字平台中,以往‘天然存在形态’的劳动对象转换成了虚拟的赛博空间或‘数字公地’以往次生性的‘滤过的劳动对象’”或‘原料’转换成了虚拟的数据” 。通过对虚拟劳动对象的实践,劳动者在不受限的虚拟场景及时空中尝试各种劳动方式,创造并获得了以往无法想象的劳动新体验,让劳动者的认知实现巨大突破。如今,劳动者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技能,还需要适应并应用面向新质态劳动对象的新的场景、技术、工具,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劳动对象的特点,掌握其运作规律,通过合理的组合和调配实现对劳动对象的有效利用,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需求。

 

三、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的一般特征: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马克思指出:“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综合决定了劳动生产力。这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 基础之上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并且是在继承前人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基础上发展,具有了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态,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生产模式和工业趋势。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基本内涵的一般特征是紧密相连的,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推动着生产力由量的积累到新质的转变。

 

(一)高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样态特征

 

高科技是新质态生产力区别于旧质态生产力的显著样态特征。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指出“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并明确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和“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论断。因此,依照马克思把生产力的发展归因于劳动的社会性质、社会内部的分工、脑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综合作用的观点,指归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具有巨大而革命性的作用。当今,高科技已经融合到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高科技为样态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催生了新的生产模式和工业趋势,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从传统计算到云计算,从传统生产设备到智能化生产机器,从单打独斗式生产到跨界融合和创新驱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动能。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样态特征尤其体现在其所具备的创新性、科技性、密集性、应用性等方面。

 

创新性方面,创新在新质生产力中是起 到主导作用的。就新质生产力本身而言,不仅需要技术的创新,更需要科学创新引领和推动着的技术创新。国家科研院所、高校、高科技企业等部门不断创新科学理论,不断引入新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推动产业的变革和发展。进而推动着持续涌现出各种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产品。这些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推出具有突破性的产品和服务,引领市场发展方向,满足和培养消费者新的需求,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推动力。科技性方面,新质生产力融合了各种前沿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有更多的数据、信息、算法、模型等支持。高科技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也孕育出诸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的生产工具和要素,还催生了诸如无人驾驶、智慧城市、智能医疗、量子通信等一系列全新的领域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密集性方面,新质生产力呈现出高度的人才密集、知识密集、创新密集、科技密集、信息密集、资本密集、产业密集、竞争密集、风险密集、渗透密集,它们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全方位推动着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应用性方面,高科技不仅改进了传统生产模式,还探索和突破了未知领域。应用范围上,无论是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商业还是社会管理等领域,高科技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例如:在农业领域,高科技的应用实现了智慧农业;在制造业中,高科技的应用实现了新型数字化工业体系;在服务业和商业中,高科技的应用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和私人订制服务;在社会管理中,高科技的引入实现着信息化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与此同时,高科技的应用性还体现在其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上,与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协同效应。

 

(二)高效能是新质生产力的过程特征

 

高效能可以简约概括为以最优的投入 获得最优的生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力“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提高的同时是现有资本的贬值,只有当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利润率的提高、使得年剩余价值资本化的比例增加时,生产力才能表现出直接增加资本的价值量;就劳动生产力而言,因为它和现有资本的价值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只有当组成劳动力再生产的要素、组成不变资本要素的相关商品价格变得便宜时,即提高相对剩余价值或减少不变资本的价值,资本的价值量才会增加。可以看出,生产力的直接效能和间接效能对提高资本价值量具有重要影响,生产效能的高低是衡量和区分新旧生产力在生产中先进程度的 过程特征。相对而言,低效能的生产力通常伴随资源浪费、低效率、缺乏竞争力等问题,而高效能的生产力往往具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组织架构,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能主要体现在全生产过程中,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指的是扣除所投入的劳动、资本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后的余值,实现的额外增长通常表现为技术进步、体制改革和组织管理改善等无形要素的作用。本质上看,全要素生产率是由于要素质量的提升和要素组合方式变革,进而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所形成的额外产出。因此,要素质量的提升和要素组合方式的变革是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提高劳动力效能的关键。要素质量的提升方面,要着重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资料的科技含量、劳动对象的富饶度。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主体性要素和最活跃的因素,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素养、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能够提高他们的劳作熟练程度和创新能力,更好更优地发挥劳动者主体性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并应用于生产过程,提升劳动资料的科技含量,能够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产出质量。丰富的劳动对象让生产有了更多的选择,选择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劳动对象,能够 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变革方面,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理念、完善社会经济制度等途径实现。通过合理配置各种要素,充分发挥单个 要素优势和要素组合优势,实现整体系统功能的质变。在整个生产部门中,不同产业的要素需求和生产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转变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将要素配置到效率更高的产业中,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以调整生产方式,这些措施都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升整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效能。

 

(三)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品质特征

 

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品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产品及其生产过程来说,“ 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进而表现为产品的高质量,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过程整体实现及各环节衔接的高质量。另一方面,就新质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来说,“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 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因此,现代经济社会中高质量的产品及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对于企业、消费者和社会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提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过程环节及其整体的质量,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是市场主体、国家培育和发展先进生产力,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品质要求。

 

从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过程的整体优化和高质量衔接,产出并消费高质量的产品,体现为生产环节的高质量制造、分配环节的高质量配置、交换环节的高质量对称、消费 环节的高质量实现。新兴产业和新型生产方式的兴起为生产过程注入了活力和效率,传统生产方式的瓶颈和限制逐渐被新质生产力所打破。通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手段,生产过程变得高效、精确、智能、绿色。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质量。在此生产过程基础上,产品工艺的不断突破和新材料的广泛使用,赋予了产品的高质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传统资源分配方式的范式,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公平分配。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的支持,资源可以更加合理地流动和受到配置,优化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着分配环节的高质量。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普遍应用,推动着交换环节的革新,解决了传统交换模式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供需双方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易渠道,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实现着交换环节的高质量。在线购物、共享经济等新的方式拓展了消费的边界和选择,打破了传统消费模式受限于时间、空间和信息的限制。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的消费信息和消费选择,享受到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实现着消费环节的高质量。

 

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方面来看,“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不是生产力的量的单纯扩大就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发展,而“分工的阶段依赖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新质生产力,不是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而是在继承前人及其社会生产力发展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实现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新质生产力的深入发展,能够促进新兴产业的壮大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传统的生产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智能制造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这种高质高效的生产方式,让企业和部门能够更快速地生产出高质量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进一步把人及其劳动从物质生产中解放出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让企业和部门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场需求、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等信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企业和部门以需求端和消费端为导向的科技研发,还催生了一些新兴产业和新业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新质生产力本身是绿色生产力,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和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着绿色生产。

 

四、新质生产力配套关系的一般特征:催生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和发展,最终是为了解决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来说,主要矛盾的实质就是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旧质态的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逐渐无法满足更加高效的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因此,从变革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着手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推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种变革,一方面是市场的力量自下而上地起作用,这时,现存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被动的;另一方面是自上而下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上层建筑的改革能动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这时,现存生产关系的调整是历史主动的。基于此,催生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和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主客观上就要求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求变,有目的、有计划、自上而下地推动生产关系发生“新质”变化,进而发挥新型生产关系对新质生产力的解放和能动的促进作用。

 

(一)要求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更加适应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指出,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应当发展的,是应当与生产力相互适应的,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应时,就应当对不适应生产力的那部分生产关系进行调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当前,全球范围内主要有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两种社会模式,与之相对应,主要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或公有制为主体、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所有制关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公有还是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生产力没有制度属性,但生产力的运行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就是组织生产力进行生产的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有制度属性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 般规律看,与生产力在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就是社会形态。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制度属性,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初级阶段)。据此,社会主义社会是较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理论上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也是较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更高级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 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优势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对社会化大生产的阻碍和限制。这就要求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更加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改革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部分,积极催生适应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部分,以促进生产关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以中国为例,随着发展阶段变化、任务目标变化,以及实践的深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不断调整和优化体制机制,从“单一公有制” 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发展,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创造了中国发展奇 迹。在实践基础上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新的要素也成为了生产资料的一部分,在新质态生产力工业体系下,它们的重要性在一定范围内超过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经典要素。生产资料构成要素的这种新变化,推动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也发生新变化,突破和超越具体国家社会制度的限制,向着世界历史发展,推动传统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更加开放、生产资料愈加人类共同所有。当前,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历史越来越发展为世界历史,资源配置、人才流动、生产分工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没有哪个国家能在自我封闭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生产资料进行世界性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

 

(二)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更加平等团结协作

 

马克思指出,“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集中而系统地阐述了协作对于提高生产力的作用。例如,协作能完成复杂劳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集中生产、缩短生产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约资源,协作还赋予个人劳动以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等等。总之,“协作的结果是,与同样多的人分散劳 动相比,通过协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生产出同一些东西,或者说通过协作能够生产出在另一些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生产的使用价值”。传统的生产模式往往存在着明显 的森严等级制度,少数人拥有决策权和控制权,大多数人则被动地机械地执行指令,成为小部分人为实现自己意志而操纵着的“人工具”,缺乏平等团结的协作关系。“简单协作只表现在实行简单的倍数原则”禁锢和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当今社会分工的发展已经超越了“简单协作”,但远没有达到平等团结协作的程度。

 

而新质生产力的深入发展,需要劳动者更加平等团结协作,在协作和相互配合中发挥自己的才智、拥有获得感。“我们已经知道,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它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 ,反过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表明,协作具有不增加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能够提升生产力的整体生产效率和效能。协作涉及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合作和协调,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在当今复杂而又充满竞争的商业环境中,没有协作,市场主体、国家就很难实现高效的生产和创新。部门内部,劳动者可以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角色,协同努力和分工合作,相互监督和互相支持,这个过程在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部门的整体生产效率提升起着积极作用。协作能使劳动者之间互相学习经验,使不同背景和专业领域的劳动者“融为一体”,在碰撞中产生跨界并融合的思维和创意。例如,在一个跨职能组织内部,设计师可以与工程师协作,以确保产品的设计不仅美观,还能满足新材料的应用和生产工艺要求。在协作的部门中,劳动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有效而默契,有助于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理解和信任,让部门更有凝聚力和应变能力,赋能部门更好地应对变化和挑战。部门与部门之间,协作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特定任务或项目,更多的是以全社会和谐合作关系的构建来提升整个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整体生产效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机构还是非营利组织,都需要积极探索和推动更加平等团结协作关系的构建,在相互合作、有效的协作的基础上提升全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整体生产效能,合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社会目标实现。

 

(三)要求分配关系更加公平正义

 

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 。这表明,生产决定分配,但是,分配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当分配关系与生产力、与相适应的一定历史形式的生产关系的矛盾和对立严重加剧时,生产的物质发展同它的社会形式之间就会发生冲突。分配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劳动产品的分配。生产资料的分配指向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的问题,劳动力的分配指向如何配置劳动力组织生产的问题,劳动产品的分配则是指向谁占有劳动产品的问题。由此,当分配关系与生产力、整体的生产关系不相互适应时,特别是当分配关系出现严重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发生两极分化时,就会严重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生产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良序运行。“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 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 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分配关系一旦形成 ,就具有了相当高的稳定性,改变分配关系往往比改变 技术革新更加困难和滞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这种现象,除了异化劳动这个原因,很大程度就是由于分配关系缺乏公平正义造成的。

 

为了实现更加公平正义的分配关系,就要在谋发展做增量上下功夫,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力,生产出更多的增量财富,对增量财富进行更公平正义的分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在产品的分配之前,分配先行体现为生产工具的分配,一定生产关系下的劳动力分配,它们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和产品的分配。因此,生产资料分配方面,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推动生产资料的合理流动,降低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资源的均衡利用。应力求避免出现一些个别部门或集团垄断生产资料的情况,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使更多的部门有机会公平公正地获得生产资料的使用权。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尤其应当引起重视,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由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所支撑的,要解决生产资料被个别部 门或集团垄断的问题,不能靠资本的自律和“善心”,只能从体制入手,从体制层面推动生产资料的占有更加社会化。政府应该加强监管,确保生产资料的分配不受腐败和不公正行为的干扰,让各市场主体和劳动者都 能公平地分享生产资料带来的红利。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尤其应当引起重视,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或公有制为主体,一旦公权力不公正,生产资料分配的公正性就会被扰乱和破坏,解决这个 问题要靠执政党的自我监督、自我革命、社会监督、法律完善等共同发力,形成向上向善公正的合力。劳动力分配方面,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起公平正义的劳动力市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打破性别、年龄、地域等因素对就业机会的限制,杜绝歧视和剥削现象的发生,确保每位劳动者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获得公正的劳动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劳动产品分配方面,应秉持共同富裕理念,不断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不断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力保分配的公平正义。应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富差距,加大对基本生活品的保障力度,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生存尊严。应推动消费品的普惠性发展,提供普惠而公平的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让每个人都能够平等享 受社会福利,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语

 

新质生产力是具有世界一般特征的。 这些一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论证过的,也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实践所检验过的。在这些一般特征之上,新质生产力深入发展的一 般结果将是以其“头雁效应”引领并改变着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世界各国家和地区,想要在新一轮生产力爆发的浪潮中抓住先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因地制宜从自身的特色条件出发,还要从新质生产力的一般特征着手,在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共性与个性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如社会母胎中躁动的“婴儿”,日趋成熟,即将迎来“分娩”时刻,经济社会正迈向一个全新的生产力大爆发时代。因此,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态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积极调整和发展新型生产关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让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 关系、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及产品的分配关系 更加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求。可以预见,新质生产力的深入发展必然会引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也应该注意到,新质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的深入发展,必然会传导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种前所未有的新的社会问题也会涌现,应做好预判、防范和应对。

 

作者简介

王鸿志,通信作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龙海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发展。

 

声明 | 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与行业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和知识产权等侵权问题,请于本号后台联系,即刻删除内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