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统论述
原创 王羽 国际智能网联科技产业研究院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统论述
王羽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与文明形态会随着生产力的跃迁而不断进步。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新阶段的理论和概念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深刻理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在理论维度上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同时也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证,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更是新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其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诸多层面,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把握和应用,以及在这些原理基础上的创新性拓展,既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生产力发展问题上的理论自信,也代表了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寻求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努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该阶段的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2024年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因地制宜”四个字,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站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指明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思维和工作方法。发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明确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使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只有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才能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各企业只有从实际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差异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各展所长、优势互补,赢得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一、以因地制宜的科学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发展的重点难点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套用单一发展模式。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发展新质生产力,其本质是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言,“因地制宜”的方法论旨在呈现习近平总书记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明确“为何因地制宜发展”到指导“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的生动转变。
(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实际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当前发展形势的需求来看,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要求各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做到因地制宜,要在充分激发各地区比较优势的过程中,有效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与此同时,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发展的重点难点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套用单一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各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抓主要矛盾
目前,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呈现显著的区域性差异特征,东部地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的试验田和排头兵,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同时,依托激发自身传统生产要素活力和培育壮大新型生产要素等举措,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也承担着生力军角色,不断缩小与先进生产力的差距,打造自身独特的地区优势。为此,结合各地区考察实况,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指出,东北地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等。这为进一步避免各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出现“一哄而上、泡沫化”“一种模式”等困境,转而根据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协调发展
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要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要求。这表明,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目的是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全局,因此必须在全过程中注重提高各地区合作水平和拓展发展空间,以点带面、整体协同,形成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以统筹发展的系统观念发展新质生产力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生产力及其发展既受生产力诸要素及其变动的影响,也受一定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影响,这就需要诸要素、诸环节的统筹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也涉及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一系列问题。从要素层面来看,不同于以往的科技生产力只强调科技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推动作用,新质生产力更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推动各生产要素创新,从而协同推进产业升级和生产力跃升。科技创新之于劳动者,能提升劳动者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对先进劳动技术和劳动工具的掌握程度,为生产力的突变奠定基础;科技创新之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扩展了它们的状态和功能,使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产业层面来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体三面;实现三者和谐共生,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举措;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从战略层面来看,要加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深刻把握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科技自强、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统筹好整体布局和具体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各界已形成高度共识。应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契机,做好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的顶层设计,构建统筹转型的协调机制,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制定产业与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协调各地重点发展领域。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各地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定位,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进行分类指导,坚持全国一盘棋。各地区和各行业要在服从国家大战略和总方针的前提下,清晰把握自身在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根据地区和本行业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找准自身优势,科学理性地确定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加强与中央的衔接,积极参与区域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市场机制是推动创新活动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顺畅流动的必要保障。在理论上,市场可以通过各类价格的调节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效果。然而在实践中,市场并不总是完全有效的,可能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市场失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坚持市场和政府之间有效配合,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协同发力,才能激励创新、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扎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统筹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可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竭的推动力。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统筹好自立自强和对外开放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多强,归根到底要看科技水平有多高。进入新时代以来,虽然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但科技基础较为薄弱、创新内生动能不强、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实践反复证明,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科技硬实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主动地位。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意味着关起门来搞创新。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161]。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从比较优势理论来看,开放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因此,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同时,还要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统筹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传统产业依然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稳定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人民充分就业、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放弃传统产业可能导致这些资源的浪费和闲置。传统产业仍是不少地方的特色产业,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也离不开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聚焦“创新”,让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科技赋能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让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良性互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合力。通过政策适当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倾斜,同时兼顾传统产业升级;将新技术和新工艺引入传统产业,提升其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促进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以传统产业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构建完整的现代产业生态系统,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整合,提升整体效益。
三、以先立后破的辩证逻辑发展新质生产力
“先立后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给出的答案。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了“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国家经济工作总基调。“先立后破”已成为解决当代中国艰巨繁重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的重要方法论。就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言,“先立后破”的先后次序排列旨在反映习近平总书记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总结经验、科学指导实践的核心要义。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自觉把握“先立后破”的方法论要求,确保国家经济行稳致远。
(一)要科学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立破”辩证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中,事物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和新的否定三个阶段,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是“立”和“破”矛盾双方作为辩证统一、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过程,无论二者最终以何种形态出现,其目的都是解决矛盾,核心是优化升级。“立”是发展的基础,“破”是变革的前提,二者相辅相成,唯有在“立”的基础上推进“破”,在“破”的推动下稳健“立”,才能稳扎稳打向前进。先立后破把立放在首位,强调“立字当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遵循的基本方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应在“立”和“破”上把握好先后顺序,兼顾当前与长远,先立后破。先立后破,就是预先创建新事物,而后改造旧事物。因此,要先把新质生产力发展起来,让先进生产力创造和释放更多增长力量,再使原本被落后产业所占用的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向先进生产力聚集。
(二)要“立字当头”时不我待的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先“立”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了先进生产力质态建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全球,对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以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席卷全球,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是我国在这一轮大变革中抢占先机的关键所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必须“着眼长远、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从某种程度上讲,谁掌握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先发优势,谁就赢得了国际竞争的制胜法宝,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为中国赢得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战略主动的现实需要和重要支撑。
(三)要“科学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藩篱
在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我国不断创造性地突破体制机制藩篱、调整完善生产关系,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继续运用这一宝贵经验,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改变不适应新动能释放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和创新的内生动力。“破”是变革的前提,但“破”并非盲目地破、冒进地破,要通过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162-163],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低端的供给,增加中高端的供给,提升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和调整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高效配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体制机制,通过增强组织执行力、完善协作机制以及调整市场准入政策等方式营造更加宽松的创新创造环境,释放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要“立破并举”循序渐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应采取一种正确兼顾当前与长远、创新与传统关系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大国而言,要用全面、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产业,做到深思熟虑、谋定后动、循序渐进。既要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也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要全面、辩证、客观、科学的看待传统产业的地位作用。传统产业具有生产技术相对成熟、门类众多、体系完备等方面的优势条件,是很多地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座,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止能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更能孕育和支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因此,要坚持循序渐进、稳中求进,要下大气力推动纺织服装、食品、钢铁、建材、机械、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依靠高科技、高效能、绿色化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在融合新技术、叠加新模式等过程中赋能我国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稳固大国经济压舱石。
四、以分类指导的科学方式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这既为各地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空间,也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培育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的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布局上避免盲目扎堆、一哄而上。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各行业积极行动、干劲十足,但必须谨防脱离实际、盲目攀比、任性蛮干等不良倾向。新质生产力发展得好不好,说到底要看实效。立足实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问题导向
“分类指导”核心是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提高精准度、增强实效性。坚持问题导向,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代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尤其是要把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就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言,“分类指导”的方法论旨在呈现习近平总书记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由此推动产业新阵地、人才新优势、政策新保障、国际新格局等各方面优化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城市是不是就靠一业来发展,那不一定。靠几业,靠什么业,都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具体情况去定,不能下单子。”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对政策和措施的精准理解和正确把握,进而确保新质生产力巨大效能的全面发挥,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科学方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今天,以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各种新模式迭代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各企业只有从实际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差异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各展所长、优势互补,赢得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不同地方的发展阶段不同,新质生产力发展也会呈现不同的区域特征。只有对各地区的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才能分清各地区的性质和特点,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才能制订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正确方案。因此,要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确定工作思路、发展模式、措施部署,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鼓励多元发展模式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就必然造就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要支撑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各企业在不偏向、不走样的前提下通过多元发展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倡导不同模式在相互学习借鉴中取长补短、重点突破。在资源禀赋充裕、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西部地区,应加快风能、光伏能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优化;在工业体系完备、重工业发达的东北地区,应强化其在机械制造、钢铁、军工、化工等方面的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打造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一批新增长动能;在科研、产业、人才等优质资源高效汇聚的东部地区以及不断崛起的中部地区,应将目光转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领域,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新质生产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局限于“高精尖”,也包括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等内容。紧扣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在固长板、补短板、锻新板上狠下功夫,探索出发挥本地优势、展现本地特长的新路子。
(作者:王羽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
声明 | 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与行业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和知识产权等侵权问题,请于本号后台联系,即刻删除内容处理!
Copyright © 2024 北京义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628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