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D模式产业项目类型适宜性分析
1.2环境敏感型产业
数字经济、洁净医药、精密仪器等。
问题1:什么是环境敏感型产业?
对于环境变化敏感的各项产业,例如数字经济中大数据中心、算力产业、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电子元器件等产业,以及洁净医药、精密仪器等产业对清洁车间、无菌实验室、无尘车间等环境敏感型生产环境有特殊要求,因此对于产业落地基地环境的各项指标要求相对敏感和苛刻,需要周边大气环境(空气悬浮颗粒及有害气体成分)、水环境、自然生境、地质条件、土壤环境等生态要素稳定保持一定标准。除上述三种产业类型外,环保新材料、人工智能、食品加工等也属于环境敏感型产业。例如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较差区域,无法保障稳定的空气质量和生产生活用水质量,无法达到对于项目建造环境和生产环境要求较为严格的高精尖产业的落地条件,就需要针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与提升。
问题2:新导则为什么选取这些产业类型?
数字经济、新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型产业,同时此类产业对承载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通过EOD项目,一方面创造符合此类产业落地的优良条件,另一方面结合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问题3:这些产业包括哪些具体细分领域?
数字经济——大数据、算力中心、芯片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及服务等。
洁净医药——拥有无尘、无菌实验及生产设施,以及三废闭环处理或循环利用系统的医药产业,包括生物制药、中成药、化学制药等。
精密仪器——光学仪器、电子(无线电)仪器、化学仪器、精密测量设备、高精度机床等。
1.3人才聚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等人才聚集型产业。
问题1:什么是人才聚集型产业?
指科研型、创新型、技术型、创意型等类型人才集中的产业门类,与战略新兴产业较为类似,产业门类有所重叠,同时还包含双创中心、产教融合、双元制职业教育、产学研平台、创意设计中心等产业形态。
问题2:新导则为什么选取此类产业?
高端人才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基于高端人才对生产生活环境的高要求,通过环境的治理“筑巢”,发展人才聚集型产业“引凤”,通过EOD模式吸引人才集聚,通过生态招商实现价值转换,驱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蝶变”。
问题3:此类产业包括哪些具体细分领域?
生产型:与战略新兴产业较为类似,包括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命科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高效农业等。
教育型:双元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技能实训、人才孵化等。
双创型:产学研平台、双创中心、孵化器、加速器等。
1.4复合型产业
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发展光伏、种植养殖与加工等复合型产业。即荒漠化治理工程与适宜就地发展的光伏、节水农业、种养殖及加工产业叠加的复合型产业。
1.5其他产业
其他与生态环境治理关联性强、市场前景好的产业。
例如绿色建材、“双碳”产业、环保产业、循环产业等。
2.负面清单
2.1不符合政策要求
不符合国家和地方市场准入要求及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政策要求的产业。具体产业门类根据各地法规及政策要求来定。
2.2“两高一低”项目
“两高一低”项目即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产业项目,按照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明确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落实相关事项的函》,以及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引,此类型项目主要包括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及煤炭加工、钢铁冶炼、纺织印染、非金属矿物制造(水泥、玻璃、陶瓷等)、电力及热力供应等。上海、广东、河北等省份也结合其辖区内产业特点和实际,对“两高”项目范围做出明确界定。
2.3环境影响和风险较大
指存在重污染、高环境风险以及严重影响生态的建设项目,例如产生废水的电镀、电路板腐蚀、金属表面处理、制革、蓄电池、染料及中间体、印染、砂洗等;对大气产生污染风险的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冶炼、铸造、燃料制气、砖瓦、水泥、陶瓷、玻璃、柏油制品、石棉制品生产、矿山等;易产生综合性环境风险的化工、制药、化肥、农药、危险品仓库、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工业废物处置、生活垃圾填埋场等。
二、各类产业项目与生态治理关联性评价
EOD产业开发项目与生态治理项目之间需要具备两大关联性,即空间关联和产业关联。
1.空间关联:
在生态治理的项目基底上直接落位,或与生态治理项目之间紧凑布局,在空间关系上具有包含、临近空间关系,例如在生态治理片区落位的林下经济、生态农业,在海洋治理片区发展的生态型海产养殖,在流域治理的河湖水系周边布局康养文旅、生产加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类型项目,在沙漠、草原、湖面等生态区布局生态牧场、光伏、风电等项目。此类项目与生态环境治理区域范围紧密相关,且依托生态治理工程提供符合要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容量而存在,通过关联产业项目的开发促进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产生经济效益反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同时通过产业项目开发提升区域土地价值。
2.产业链关联:
通过生态治理项目产生符合产业项目发展要求的洁净水源、林下物产、生物质能等生产资料,直接作用于产业项目的生产过程中。例如水环境治理后可供应符合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标准的灌溉水源,促进农产品提质增值,或供给生态养殖业的畜禽饮用、清洗水源,以及工商业生产用水等生产用途;以及林下经济、生态农业农产品供给精深加工产业作为原材料等供应链关系。此类项目与生态治理项目之间没有布局紧凑的硬性要求,但空间距离以10km以内为宜。
另土地出让及租赁收入、增减挂,资源交易、片区开发等收益模式已明确不得纳入EOD项目收益。
三、EOD产业项目适宜性综合评价
通过对EOD正面清单产业的细分领域、政策准入、生态关联、投资倾向、收益预期等多个维度适宜性的综合分析,EOD产业项目综合适宜性评价由高向低分析如下。
1.康养文旅产业。与EOD匹配性强、结合度高,国开行和农发行都有相应的支持领域,在项目谋划包装中注重挖掘生态效益和地方特色(如优质温泉、富硒农产品、负氧离子大气环境等),尽量采取自主经营模式保证项目收益。
2.高价值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文旅项目。与EOD匹配性强、结合度高,农发行重点支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在项目谋划包装中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和产品优势,突出高价值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搭配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文旅、农技服务、种苗繁育等一二三产融合产业,提升项目的现金流量和收益水平。
3.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实训基地。符合EOD要求的“人才聚集型产业”,同时对环境容量要求较高,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在项目谋划和后续实施过程中符合条件的用地较难匹配(需要教育用地或商业用地),且对运营能力要求高,可聘请专业的教育机构委托经营。
4.无环境负面效应的高精尖园区、楼宇经济。符合EOD模式的“环境敏感型产业”或“人才聚集型产业”准入要求,对环境容量要求较高,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产业收益、地区税收贡献高,同时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重大,是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强烈的产业类型。但从EOD项目实施主体的角度来看,除非地方有专业的产业投资运营类平台公司,否则运营模式依旧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二次招商+物业租赁”为主,收益率并不像自主经营那样具有高额利润,同时需要保证招商引资的成熟度。
5.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全国光伏、风电(包括海上风电)的一、二类地区(新疆、内蒙古、甘肃、吉林、辽宁、浙江等),以及将源网荷储、风光电储等新能源项目纳入区域重大战略的地区适宜发展,其他地区不建议包装谋划。
6.绿色建材、循环经济、环保产业。有产业基础的地区适宜包装,例如尾矿、城市矿产资源充足,或有静脉产业园、环保产业园、再生水需求等产业链条基础,以及有新建项目绿色建材硬性比例、固废消纳指标额、尾矿处理硬性要求等政策指引。同时务必保证项目生产过程中的零污染和碳指标控制。
7.绿色氢能、甲醇等未来能源产业。除非地区能够解决与国际绿色氢能、甲醇市场渠道对接,否则不建议纳入EOD项目体系。
8.高端技术研发、中试。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性强、运营难度大、收益难以保证,适合借助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资金申报途径,不建议纳入EOD项目体系。
9.其他符合EOD要求的产业。
总结:
EOD模式下的产业项目谋划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合规性、关联性、政策支持及综合效益等适宜性因素,深入挖掘地区资源优势,统筹考量地区产业基础,并将用地用海、资源能源、环境权益、人才技术等要素保障放在决定性因素,以“强关联、自平衡、可落地”为导向,确保EOD模式项目体系的顺利实施和运转。
Copyright © 2024 北京义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628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