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义鑫科技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010-58616746

EOD项目申报流程

发布时间:2024-05-16 15:58:00浏览次数:


1.2.2 亨利·乔治定理: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担与价值链闭环

亨利·乔治定理(HGT)被称为地方公共产品融资的“黄金规则”,最早由Stiglitz和Arnott总结提出。HGT认为,如果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由于地方性公共产品带来的,并且城市人口规模是最优的,那么级差地租总额应等于公共产品支出,此时对级差地租总额征收充公性税收为公共产品融资,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也就是说,土地溢价归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供给,就不再需要向居民个体征收其他税,这是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理想选择。级差地租是土地所有者由于经济活动空间集聚所获取的超额利润,也即土地增值。HGT主张,应由土地所有者获取的超额利润承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在理想状态下,所有公共产品都可以通过地租来融资。王智波分析了土地财政背景下的使用者付费思路——购房者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购买支出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而使购房者受益后发现,当城市人均收入达到最大化时,农地转用的增值收入等于基础设施投资,政府将所获取的土地增值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可达到帕累托最优,从而验证了HGT。

HGT描述了地方性公共产品外部经济内部化的思路,土地所有者作为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受益者是当地居民,当地居民对公共产品使用的对价体现在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级差地租中,使得土地所有者可以利用这部分超额利润来平衡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中国式EOD模式将生态修复保护工程与产业开发运营进行一体化实施,HGT为这种模式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开发商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者,消费者作为受益者,消费者对生态系统服务使用的对价体现在向开发商即产业项目经营者支付的生态产品溢价中,开发商得以用这部分超额利润来平衡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投入。按照HGT,开发商可以将生态产业化运营所获取的生态资产增值与生态产品溢价的盈利进行前置,用于反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投入,这样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投资与产业化运营收入就形成了价值链闭环。

1.2.3 公共选择理论:社会资本作为市场主体进行投资的依据

公共选择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并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形成,又称新政治经济学,以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为主要代表人物。公共选择理论将政府部门看作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为准则的理性经纪人,将经济市场的交易分析扩展到政治领域,认为政治过程和经济过程一样,其基础是交易动机与交易行为。而由于缺乏竞争、出于对个人威信与政绩的追求提供超出公众实际需要的超额服务(公共服务的过剩生产),以及监督者往往因并非服务接受者对政府官员行动开展无效监督等原因,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使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于市场机制下的效率,产生“政府失灵”现象。

公共选择理论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适度性和局限性,强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政府应该对市场机制进行补充而非替代,也就是公共财政的作用领域只能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公共选择理论为公共服务市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认为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应应允许其他市场主体的进入,尽可能地将决策权转交给私营部门,通过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改进资源配置效率。这EOD模式选择社会资本作为市场主体进行投资提供了理论支撑:选择企业作为EOD项目的投资主体,一方面能够解决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善用市场机制,不仅能够避免地方性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政绩工程”等弊病,更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提升项目效率。中国式EOD模式的理论基础框架见图1。

eod项目申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