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义鑫科技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010-58616746

超低利息贷款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7-20 15:53:35浏览次数:

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六大要点

政企产业生态之旅

 2024年07月19日 10:26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以及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性。深入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中国式现代化

公报原文: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国有经济肩负的使命任务和功能定位,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完善国有经济安全责任、质量结构、资产和企业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构建顶层统筹、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国有经济管理体系。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从宏观层面、国家层面提出的概念,从经济体制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需要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次,在中观国有经济层面,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国有经济布局的优化,其至少应具备如下关键特征:一是规模上,国有经济分布广泛、占国民经济较大比重等特征不发生实质性变化,即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二是结构上,国有经济布局要向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领域集中,向产业链重点环节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三是在监管上,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微观企业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对应的企业形态目标是世界一流企业,总体特征是“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制度上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动力上需要实现创新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源,成为国内产业链龙头,具有全球竞争力。

 

二、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报原文: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此次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两个毫不动摇”表达了中国模式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一种科学和灵活的观点。该理念一方面体现在经济发展中追求科学平衡的观点,即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这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激发经济的创新动力,提高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体现在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与市场化改革密切相关的,体现了国家对市场机制作用的理性认识,通过引导市场力量更好地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祉的目标。

一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要建立公平竞争机制,改革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二是加强合同法和贸易法的修订。建立产权保护机制,修改合同法,加强产权保护机制,明确合同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合作法律基础。完善贸易法规,针对跨地区、跨国际的合作,完善贸易法规,强化对合作过程中贸易行为的监管。三是优化政府监管体制。建立监管协调机制,设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监管协调机制,协调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的事中事后监管,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审计和评估,确保合作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三、实现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报原文: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一方面,要提高核心竞争力。首先是提高各方面的效率,提高资本效率,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还要提高科技产出的效率。企业一定要建立追求价值、创造价值的理念。国有企业改革要突出做强做专,绝不盲目求大。明确“三个集中”,就是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机制。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引领力和全球竞争力。要突出战略导向,强化内在、长期价值,健全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究。主动开放创新资源、提供技术牵引和转化支持,积极开展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参与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国有企业要坚持开放创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国内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头部民营企业和创新型民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要通过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解决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源头问题。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产出效率。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国有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循环畅通中的支撑带动作用,启动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推动基础固链、技术补链、优化塑链、融合强链。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国有企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要强化重点领域布局,通过市场化方式,强化国有经济在国防军工、能源资源、粮食供应等领域的控制地位,增加医疗卫生、健康养老、防灾减灾、应急保障等民生领域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增强重要能源资源托底作用,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推进油气资源进口多元化,提升对运输通道的掌控力。强化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维护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网络安全。


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发挥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的优势,带头抢抓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加快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四、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公报原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国有企业是国民财富的重要来源,既创造了社会财富之源,更提供了居民收入之源。国有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共同富裕。国有企业增加医疗卫生、健康养老、防灾减灾、应急保障等生领域公共服务有效供给,逐步建立国有经济对公共服务补短板机制。

在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国有企业发挥了先锋队作用。落实国家助企纾困政策,通过降电价、降气价、降资费、降路费、降房租,有力缓解产业链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国资央企全力以赴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近千亿元,定点帮扶的24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1.2万个各类扶贫点全部脱贫出列。积极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智力帮扶。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企业累计投入无偿帮扶资金超过270亿元,选派帮扶干部超过2万人,购买帮销农产品360多亿元,直接招用帮扶群众6万余名,帮助超过25万困难劳动力转移就业,定点帮扶的248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健全绿色低碳发展

公报原文: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国有企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深刻把握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主题与现代化企业趋势,充分发挥低碳服务产业领域经验优势与资源优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助力绿色低碳服务产业升级,参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集聚上下游伙伴,打造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的领军示范企业。 

国有企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主动调整产业布局,优先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如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提升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水平,促进产业链向高端、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

 

六、加强党的领导

公报原文: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各治理主体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替代,不各自为政。

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制度机制,确保国有企业始终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党建责任与经营责任并驾齐驱,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是引领企业前行的关键力量。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标准,梯度培养、加大培训、完善考核,致力于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确保领导班子高素质、专业化,为企业发展领航掌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