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义鑫科技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010-58616746

超长期特别国债

发布时间:2024-07-21 19:21:09浏览次数: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一)

原创 于民 自由是一种活动状态

 2024年06月09日 16:28 江苏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主题韵律是:能力是人类个体借助活动载体(广义的工具)以建构自身与外界关系的活动水平,劳动力是人类个体能力借助活动载体以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物品的活动水平,生产力是作为生产资料的活动载体所具有的功能在生产过程中的体现,当这种功能必须在人的使用中才能体现出来时,生产力与劳动力浑然一体,随着这种功能体现方式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即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与劳动力逐渐分离开来,直至人类从生产过程中脱离出来,人的劳动能力不再直接体现在产品生产上,而是体现在生产资料的生产尤其是生产设备的发明、制造和维修的活动中,因而马克思所说的“解放劳动”和“消灭劳动”,实质是说人的劳动能力的体现方式和场所发生了转移。

在人类进化阶段的初期,人类使用天然工具进行生存活动,还谈不上生产活动,只有当人类使用自己改造和发明的工具时,人类才由生存活动的阶段发展到生产活动的阶段。在使用天然工具的活动中,与活动对象同一的活动结果(天然食物)并不作为目的预先存在于活动者的头脑中。因此,有使用天然工具的“劳动”,没有使用天然工具的“生产”,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人的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不可说“生产创造了人”。

劳动力的“力”是能力,生产力的“力”是力量。生产力的“力”,是人自身的能力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既可以在人的能力参与的情形即劳动生产中体现出来,也可以在人的能力没有参与的情形即自动化生产中体现。因此,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程具有三阶段的特征,即:在使用既有活动载体的劳动过程中体现出生产力的阶段,过渡到在分工合作的生产过程中体现出劳动力的阶段,再过渡到在发明新的活动载体的劳动过程中体现出生产力的阶段。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发展到以机器发明和制造机器的水平,那就意味着人类劳动将从新活动载体的发明和制造过程中解脱出来或曰排斥出去,人类将进入无所事事的境况从而处于多余者的地位,人类要么依附于人工智能而丧失了创造者的主体地位,要么就会被人工智能所抛弃,所以人类社会不会有第四个发展阶段。聊可宽慰的是,至少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还没有出现建立其自身与外界关系的要求这个苗头,从而还不会形成自我意识,也就不会背弃它们的造物主。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使用的productive powers of labor(劳动生产力)语词分析:

labor(劳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活动,是人高于动物的特权,也是伴随人生的苦难。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违背神谕,偷食禁果受到上帝的惩罚,被逐出伊甸园,从此以后,男人“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女人“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圣经•创世纪》3:16-17)。所以,在很多西方语言中,劳动都有劳作与分娩两重含义。古汉语中的“生产”,也同样兼备这两个含义。

productive(生产)来自动词produce,源于拉丁文producere,pro意为向前,ducere意为指引。人类的生产活动并不是创世纪那般无中生有的创造,而是将已有的东西(自然物)按照某个目的引导向前,因为产品已经预先存在于生产者的头脑中,生产是一个观念的产品得以物化的过程,所以生产一词具有过程、历史的含义。

Power(力)并不是事物在相互作用产生的可以量化的物理、身体的力(force),而是存在(being,首先是人和神的存在,然后延伸为以自然主体形式存在的国家、法等)所具有的能力(控制、驱使、支配、有影响力的人或组织、权力)。这种属于存在的力量,在自然法中是单数大写的Power,象征绝对的、先验的、自然赋予的权威。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division of labor)的结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页)division of labor的直译是“劳动的划分”。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同活动是人们之间的物质联系,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Produktivkraft)。”(《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3、533页)

“共同活动是生产力”,这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参与者之一的赫斯,在《论货币的本质》(1844)一文中提出的一个哲学思辨命题。“个体的生命活动的相互交换、交往,个体力量(individuelle Kräfte)的相互激发,这种共同活动,是个人的现实的本质(das wirkliche Wesen),是他们的现实的能力(wirkliches Vermögen)。”(《赫斯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8页)“力量”与生产力中的“力”在德文中是同一个词Kraft,由此展开的哲学思辨(把握概念间关系的思维活动)把“能力”与“力量”的关系恰恰搞颠倒了。看得见山水,这是视觉的功能,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视力”;看得见风景,这是视觉的能力,是文化修养的结果,是文明人的一种“权利”,因而是人的“本质”而不是“本能”。所以,当赫斯说,“人与人的交往越发达,他们的生产力(Productionskraft)也就越强大。在这种交往还狭小的时候,他们的生产力(Productionskraft)也就低下。”(同上,第139页)Productionskraft是名词化的概念抽象,而不是形容词性的事态陈述。

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生产力,却不是一种劳动力。因为,在工具的功能或曰效用水平还很低的时期,人们只有共同生产(如狩猎和耕作)才能保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随着工具效能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的个体化水平不断增强,尤其是铁器的发明和普及,生产方式实现了个体化,即单个家庭或个人可以独立地进行生产活动,个人使用生产工具的水平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组合方式更重要,从而呈现出劳动力大于并包含生产力的状况。现代农业也存在着这种状况,各种生产设备既可以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他们分工合作完成生产过程,也可以由同一个人分别使用这些生产设备而独立完成整个生产过程。例如,粮食生产所使用的播种机、收割机等,既可以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也可以由同一个人分别使用,农业机械的效能决定了使用方式是多人操作还是单人操作,从而决定了农业生产方式是多人合作还是单个人独立完成。所以,理论成熟期的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变成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资本论》)。也就是说,由斯密式的劳动分工发展到社会化的技术分工,亦即由生产过程之内的劳动分工扩展到生产过程之外的劳动分工,例如科学理论研究与技术装备发明之间的劳动分工,技术装备的制作与维修之间的劳动分工,从而人类社会发展到生产力是劳动力的体现这样一个阶段。

 

声明 | 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与行业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和知识产权等侵权问题,请于本号后台联系,即刻删除内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