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义鑫科技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010-58616746

水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4-10-09 13:04:07浏览次数:

一、 湖滨缓冲区修复与保护

湖滨缓冲区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是通过湖滨生境的改善及物种的恢复和保护,逐步恢复湖滨缓冲区的结构和功能,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良性循环。对良好湖泊湖滨缓冲区存在的生境丧失和自净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景观功能缺失等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措施:1) 湖泊岸线综合整治包括不合理占用湖滨湿地和湖岸线建筑等的拆除、湖岸垃圾清理、退田还湖等。

2)湖滨生态敏感区、湖荡湿地生态修复

优先选用本地物种对湖滨生态敏感区及湖荡湿地实施生态修复,包括水生植物、湖滨植被的修复等,逐步恢复湖滨缓冲区的结构和功能,恢复湖荡湿地的拦截净化功能及生物栖息地功能。消落带是水库型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修复方案与工程实施应因地制宜,在有条件的区域,采用当地的土著物种根据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进行修复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二、流域水源涵养林生态保育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对于入湖径流的水质净化与水源的涵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流域水源涵养区实施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工程,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前提下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从源头上提供清洁、充足的水源。同时考虑湖滨带公益林等森林系统作为水陆生态系统重要结合带,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突出,应尤其注重保护湖滨带公益林、防护林等森林系统,提高其对湖泊及其岸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力。

三、入湖河流生态保育

入湖河流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相应湖泊的生态环境状态,根据其环境功能的不同,有些入湖河流还兼具航运、防洪等功能,对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保育增加了难度。因此湖泊入湖河流生态保育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入湖河流生态环境现状、流域污染负荷状况、水文水动力特点和环境功能等,根据实际需要科学确定保育目标,系统开展工程方案设计。具体措施包括:(1)河滨缓冲带建设工程与保育管理(2)生态堤岸建设(3)近河口强化净化生态系统建设工程与管理(4)河口自然湿地保护工程(5)入湖河流底泥环保疏浚工程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

可划定各种水生生物、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形式,保护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珍稀鱼类、两栖爬行动物栖息地、鱼类产卵场和洄游通道,同时加强外来物种管理,建立外来物种监控和预警机制,以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适当采用生物调控的方式进行湖泊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案,如通过水生植被恢复和投放鱼苗的方式,控制湖泊水体中藻类的生长,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