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D产业开发项目与生态治理项目之间需要具备两大关联性,即空间关联和产业关联。
1.空间关联:
在生态治理的项目基底上直接落位,或与生态治理项目之间紧凑布局,在空间关系上具有包含、临近空间关系,例如在生态治理片区落位的林下经济、生态农业,在海洋治理片区发展的生态型海产养殖,在流域治理的河湖水系周边布局康养文旅、生产加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类型项目,在沙漠、草原、湖面等生态区布局生态牧场、光伏、风电等项目。此类项目与生态环境治理区域范围紧密相关,且依托生态治理工程提供符合要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容量而存在,通过关联产业项目的开发促进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产生经济效益反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同时通过产业项目开发提升区域土地价值。
2.产业链关联:
通过生态治理项目产生符合产业项目发展要求的洁净水源、林下物产、生物质能等生产资料,直接作用于产业项目的生产过程中。例如水环境治理后可供应符合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标准的灌溉水源,促进农产品提质增值,或供给生态养殖业的畜禽饮用、清洗水源,以及工商业生产用水等生产用途;以及林下经济、生态农业农产品供给精深加工产业作为原材料等供应链关系。此类项目与生态治理项目之间没有布局紧凑的硬性要求,但空间距离以10km以内为宜。
另土地出让及租赁收入、增减挂,资源交易、片区开发等收益模式已明确不得纳入EOD项目收益。
三、EOD产业项目适宜性综合评价
通过对EOD正面清单产业的细分领域、政策准入、生态关联、投资倾向、收益预期等多个维度适宜性的综合分析,EOD产业项目综合适宜性评价由高向低分析如下。
1.康养文旅产业。与EOD匹配性强、结合度高,国开行和农发行都有相应的支持领域,在项目谋划包装中注重挖掘生态效益和地方特色(如优质温泉、富硒农产品、负氧离子大气环境等),尽量采取自主经营模式保证项目收益。
2.高价值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文旅项目。与EOD匹配性强、结合度高,农发行重点支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在项目谋划包装中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和产品优势,突出高价值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搭配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文旅、农技服务、种苗繁育等一二三产融合产业,提升项目的现金流量和收益水平。
3.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实训基地。符合EOD要求的“人才聚集型产业”,同时对环境容量要求较高,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在项目谋划和后续实施过程中符合条件的用地较难匹配(需要教育用地或商业用地),且对运营能力要求高,可聘请专业的教育机构委托经营。
4.无环境负面效应的高精尖园区、楼宇经济。符合EOD模式的“环境敏感型产业”或“人才聚集型产业”准入要求,对环境容量要求较高,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产业收益、地区税收贡献高,同时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重大,是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强烈的产业类型。但从EOD项目实施主体的角度来看,除非地方有专业的产业投资运营类平台公司,否则运营模式依旧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二次招商+物业租赁”为主,收益率并不像自主经营那样具有高额利润,同时需要保证招商引资的成熟度。
5.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全国光伏、风电(包括海上风电)的一、二类地区(新疆、内蒙古、甘肃、吉林、辽宁、浙江等),以及将源网荷储、风光电储等新能源项目纳入区域重大战略的地区适宜发展,其他地区不建议包装谋划。
6.绿色建材、循环经济、环保产业。有产业基础的地区适宜包装,例如尾矿、城市矿产资源充足,或有静脉产业园、环保产业园、再生水需求等产业链条基础,以及有新建项目绿色建材硬性比例、固废消纳指标额、尾矿处理硬性要求等政策指引。同时务必保证项目生产过程中的零污染和碳指标控制。
7.绿色氢能、甲醇等未来能源产业。除非地区能够解决与国际绿色氢能、甲醇市场渠道对接,否则不建议纳入EOD项目体系。
8.高端技术研发、中试。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性强、运营难度大、收益难以保证,适合借助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资金申报途径,不建议纳入EOD项目体系。
9.其他符合EOD要求的产业。
总结:
EOD模式下的产业项目谋划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合规性、关联性、政策支持及综合效益等适宜性因素,深入挖掘地区资源优势,统筹考量地区产业基础,并将用地用海、资源能源、环境权益、人才技术等要素保障放在决定性因素,以“强关联、自平衡、可落地”为导向,确保EOD模式项目体系的顺利实施和运转。
Copyright © 2024 北京义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628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