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义鑫科技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010-58616746

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治理小流域

发布时间:2024-09-14 17:48:27浏览次数:


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技术框架和路径总体技术框架围绕小流域出现的共性问题,本文融合乡村规划、郊野单元规划、流域治理规划等相关规划方法,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技术框架,包括划定治理范围、现状特征与问题识别、制定发展目标、构建理想空间格局、构建治理体系及开发实施6个方面。一是划定治理范围,在综合分析区域地形地貌、高程坡度、汇流等自然地理格局及相关要素的基础上,构建水文动力分析模型,初步识别整治区域范围,再结合行政单元区划、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和历史文化等,合理划定整治区域。二是现状特征与问题识别,基于水文、经济、社会等多角度的现状分析,提炼治理工作的核心问题。三是制定发展目标,围绕不同小流域的特点、实际问题,协同“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多元价值目标,科学制定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目标。四是合理划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理想空间格局。五是围绕生态治理、空间治理和组织治理3个方面提出治理策略,形成治理体系。六是整合小流域内各部门已计划及新策划的治理项目,并进行绩效分析,以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和可持续为目标,综合制定近期建设项目库,明确每个项目的落实部门、时间计划、资金金额与来源、实施要点等。

水 (2).png

小流域治理工作系统性较强,涉及的管理部门多,资源利用缺乏统筹。在流域尺度下,我国涉水管理部门多元化,各部门规程不一,导致出现治水不治岸、治岸不治水的治理分化问题,特别是流域尺度下的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游憩、水经济等各类系统和要素缺乏整合与统筹,无法科学、系统地保护和修复流域环境,流域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开发建设的交互作用有限。缺乏有效的基础设施管养机制,存在有人建没人管的现象,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运营机制不完善,权责不清晰。在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尤其是在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没有构建起利益风险共担机制,导致多元参与主体无法形成合力。在监督机制方面,尚未将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贯穿于治理全过程,未对参与治理工作的机构或个人制定有针对性的奖惩措施及机制。见图1

1 小流域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典型问题